好奇心讓孩子自愿學習
很多孩子對學習是非常敵視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學習剝奪了他們玩耍的重要時間和吃零食的時間。他們寧愿在沙地上玩鬧打滾,也不愿意靜下心來坐在書桌前學習。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他們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 小斯賓塞有一段時間只愛玩游戲,對書本不感興趣。一天,老斯賓塞拿著個沙漏,告訴他說,這是古時候的鐘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整好是三分鐘。小斯賓塞想玩玩這個沙漏。這時老斯賓塞說,以沙漏為計時器,和爸爸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為限。小斯賓塞很高興地答應了。小斯賓塞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留意看書,而是一直看著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便跑去玩了。 老斯賓塞沒有氣餒,他決定多試幾次。這樣數次之后,小斯賓塞的視線漸漸由沙漏轉移到故事書上了。雖說約定三分鐘,但三分鐘過后,因為故事情節吸引人,小斯賓塞聽得特別入神,他要求延長時間,但老斯賓塞堅持“三分鐘”約定,不肯繼續講下去。小斯賓塞為了早點知道故事情節,就自己主動閱讀了。 開始的時候,老斯賓塞在一旁陪伴孩子讀書。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小斯賓塞也懂得詢問了。 不久,老斯賓塞教孩子學習查字典。他在以后的短短半年中,所學習的生字超過了很多大孩子。 當然,故事書也遠遠不能滿足他的閱讀興趣了,小斯賓塞開始廣泛地閱讀有用的書籍,大大開闊了自己的視野。 在人類社會里,對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這種人對大家覺得平常的問題,依然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驅使著他不斷學習、積極進取。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個究竟,小的時候更是這樣,孩子會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驚奇,常常會向父母問這問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會感到麻煩、費勁,其實他們往往忽視重要的一點,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學習、成長的良機。 好奇心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可以培養的,如果學習的內容就像一壺白開水,沒有一點懸念,沒有人會對此產生興趣,真正的趣味學習在于制造懸念,由淺入深。 有一對父母,他們不是把孩子看的書放在書桌上,而是把這些書籍藏起來,可愛的孩子覺得父母既然把它藏起來,肯定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便“偷”來仔細閱讀。可見,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別怕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導孩子的關鍵所在。 教育孩子讀書也要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才會被認為有意思,有奔頭。眼前的事物才會變得其樂無窮。家長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乖乖地學習,還以此為樂。
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
斯賓塞認為要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就必須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這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重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并給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愛好越廣泛,自然就越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限制孩子的物質占有欲 因為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所以應結合事例教育他們,生活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占有劃等號。 ——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在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利 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