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約會 魏斯迪,一位住在威斯康星州的父親,說他想不出比帶9歲大的女兒出去吃早餐或晚餐更好的方法了。“她知道我們出去吃飯的原因是為了方便談話,”魏斯迪說:“面對面坐著聊天,彼此一問一答,跟爸爸約會,讓我女兒知道,她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長到八九歲時,是開始父子或父女?約會的最好時機,“不要等到他已經20歲,那已經太遲了。”魏斯迪說。單獨跟孩子在一起可以使你們變得像朋友一樣,等到真正的大問題如戀愛、約會和性?出現的時候,你們之間已經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讓孩子跟父母一起度假 藍帝是住在德州的一位農場主人,他和家人一起開車去度假,這樣藍帝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在車上談話。你一定不相信,這正是他要的??其中一個孩子跟父親坐在前座,窗外的風景一直過去,父親跟孩子也會有很多事可以談。
——安排專門時間 沒有充足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并不是父母的錯。在我們的社會里,父母的職能令人遺憾地被低估和誤解了。大多數父母都期望能致力于小家庭中的溫暖、親密的關系,卻發現自己承擔的種種職責已足夠占去三個人的全部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使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 安排專門時間和孩子一起活動,可以很好地解決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的問題,可以較容易而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對于那些沮喪的、經常責備自己不夠稱職的父母們也是一劑良藥。當父母使用專門的時間致力于改善與子女的關系時,內心深處的對于愛和親密關系的需求也會得到一定的滿足,我們還會充分體驗到身為父母的自豪感。由于安排專門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是以一種活潑的形式傾聽孩子,孩子可以通過游戲向父母講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從一開始你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不是漫不經心地玩耍,也不是隨意地交流。你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現,包括講話、表情、語調、姿勢、動作等等。要運用你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權當你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
——創造和孩子溝通的機會 讓孩子小時候養成早起晨跑的習慣,或者星期天就全家一起去爬山。孩子上初中以后,可以教他們打棒球、網球或桌球,也可以教他們下象棋和圍棋。因為每天一起運動、玩耍,家長與孩子之間,當然就會有許多共通的話題。 在日本不少家庭中,母親往往會負責修剪孩子的頭發等看似瑣碎的工作,當然這樣做并不僅僅是為了省錢,而是借此起到意想不到的親子效果。想想看,母親一面為孩子們剪頭發,一面和他們談談學校發生的事、同學之間交往的情形,真是其樂融融啊? 多與孩子在一起,能給孩子提供向父母學習的機會,還會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斯賓塞建議,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那么,父母應該堅持每周幾天有規律地與孩子一起玩耍,并保證遵守時間規定,持之以恒。對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再規定嚴格的玩耍時間則是比較笨拙的做法,應該隨時尋找機會參加適合他們的積極活動。
培養良好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