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芳芳媽媽準備為芳芳買一個胎教儀,說是給外甥“早期智力開發”,作者了解到后,給他們看了劣質胎教儀造成寶寶聽力損害的相關報道,并為之請教了專家。專家說,其實所謂“胎教”,并不是對胎兒實施教育,而是在營養、環境兩方面給予良好的干預,使寶寶的神經網絡、腦細胞發育更完善,身體發育更正常。 于是,芳芳和彬彬創立了一套胎教方法:會彈鋼琴的芳芳,堅持每天彈琴近1小時,在怡情養性的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胎教作用。喜愛看書的芳芳更是特地找一些中外名作家的美文閱讀;每天晚飯后,是芳芳、彬彬的學習時間,現在他們把更多的時間給了“寶寶”,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下,芳芳讀幾則“十萬個為什么”,彬彬朗讀幾篇英文,他們還經常和寶寶說說話。雖然寶寶不一定能從中學到什么,但和諧寧靜的氛圍、準媽準爸對寶寶的關愛之情,一定對胎寶寶有益。 害喜的艱難歲月終于過去了,小華和芳芳知道這段時間是寶寶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只有吃得好,寶寶才能長得聰明、生得健康,可是該怎樣補呢? 建議――品種越多、營養越平衡越好 掌握原則:少量多餐,葷素搭配;重質控制量;特別要注意下面這些營養物質的補充――鈣質:妊娠18周左右胎寶寶的骨胳和牙齒開始發育,特別需要鈣質,同時充沛的鈣可以預防妊高癥和小腿抽筋。要吃平時2倍的量,奶酪、牛奶、動物骨頭和多葉的綠色蔬菜中含鈣較高。如果選擇脫脂奶可以防止脂肪太高。 蛋白質:對胎兒的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很重要,應多吃魚、瘦肉、蛋、堅果、奶類和豆類食品。 維生素C:有助于胎盤的強健,使胎兒能抵抗感染,并能幫助鐵質的吸收。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蔬菜最好蒸或生吃。每天吃500-700克蔬菜,午餐和晚餐后吃一份水果。 鐵質:寶寶體內的鐵質需要預先貯藏,孕媽咪自身也需要大量由鐵質制造的血紅蛋白,需要的鐵質是平時的三、四倍。瘦肉、動物肝臟、菠菜等蔬菜、大豆及豆制品、芝麻和芝麻醬、黑木耳等都富含鐵質。 葉酸: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必需的,懷孕期間的排出量比平時大好幾倍,且體內不能貯存,應每天補充。深綠色多葉蔬菜有豐富的葉酸,盡量生吃或蒸吃,高溫烹調會造成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