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后的第四天,小甜餅趁蒂羅不注意,吮上了媽媽的乳房。蒂羅發現后,對小甜餅進行了威嚇。不過,后來還是默認了小甜餅,允許小甜餅吸自己的奶。但是,與其他在母親邊長大的兄弟姐妹相比,小甜餅明顯受到了歧視,因為它的身體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的親吻。也許是小甜餅還記得媽媽的緣故,所以它向媽媽撒嬌。可是,不管它怎樣撒嬌,媽媽就是不接受。三周的分別決定了母犬的心理變化,同時也使“小甜餅”有別于其它的兄弟姐妹。 雖然上述的實驗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結論性的東西,但是我覺得它對我們是有啟發意義的。無論是人也好,動物也好,其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機能都必須通過各種微妙事情的積累來完成。 孩子的能力是遺傳決定的?還是環境決定的? 那么,人的能力到底是遺傳決定的呢?還是環境決定的呢?遺傳和環境的界線應該劃在什么地方呢? 最近,人們對遺傳基因的研究進展很快。對一個外行人來講,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什么都是由基因所決定的。其實不然。為此,我走訪了從事遺傳基因實際研究的工作人員。三菱化成生命科學研究所的中村桂子先生告訴我:不同遺傳基因所擁有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真正表現出來的信息只有其中的1%,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才能全部來自遺傳。另外,我們還壓根不知道:什么信息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的信息會選擇何種組合方式。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盡管我們不能完全否認遺傳力量的存在,但是如果那它和環境的力量相比,我們完全可以無視遺傳的存在。此外,根據這種想法,人的環境就大大地突破了人們已有的思考范圍。為此,我們必須對稱之為環境的內容、時期以及所有的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而且,從上述的觀點來看,一直沿襲至今的教育觀和養兒育女觀也必須對“時期”的問題進行從新思考。什么時期適合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最有效?以前被看作常識的問題是不是真的正確呢?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都必須進行一次深入的思考。 兒童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把握能力生成臨界期,才不會使他們的潛能白白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