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年齡的孩子傾向于喜歡把事情做得特別好、特別棒,特別能顯示自己的能力。但是當這種追求完美的小心靈遭遇到挫折的時候,怎樣幫助孩子保持自信又學會堅持努力呢? 文/江雪
四五歲的孩子,總是不斷地會有新東西要學習。比如寫自己的名字啊、怎樣系扣子系鞋帶啊、擠牙膏把牙刷干凈啊……這些在生活之中鍛煉技能和本領的“課程”,對孩子來說,充滿了從不會到會的挑戰(zhàn)性。充滿了自己動手的樂趣。但是,在這樣的學習和鍛煉過程中,孩子也極有可能會遭受挫折和沮喪。寫名字,少了一個筆畫;系扣子錯了位或者是鞋帶系成了死疙瘩;牙膏不是擠多了就是擠掉在了地上……這時,若是父母向他伸出援手,孩子不僅不會感謝,反而還滿是情緒,或者非要堅持自己完成,直到把它做好!
這種表現在這個年齡的孩子中非常普遍,絕大多數孩子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自發(fā)的傾向去堅持他自己的嘗試并直到把事情做得完美。但是,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有的時候,他們會試圖把那些超出他們能力的事情也非要努力做得出色(尤其是當他們把自己跟那些比自己稍大的做比較的時候)。于是,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兩難境地:你確實希望你的孩子能用一種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向更高的目標看齊,并且從做事情的堅持和有始有終之間去體會它們的價值。但是,過分地對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尤其是要把那些自己能力尚不所及的事情做到百分之一百的性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劃向到“完美主義”的傾向。
當然,也許在這個年齡,過分追求完美的性格還因為沒有過于豐富的生活內容而把缺點顯現得那么明顯,那么,它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的意義就在于,它會使他們遭受許多不可避免的、必然的失敗,這些失敗和他們的執(zhí)著或者說執(zhí)拗就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沮喪情緒,甚至挫傷他在其他事情上的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