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_德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_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_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中國育嬰網

標題: 爸爸媽媽最關心的5個教養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08
標題: 爸爸媽媽最關心的5個教養問題
 如果希望孩子未來在學習新技巧或新能力時,能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確實需要在bobo滿3歲前,就讓他與照護者有良好的親密關系,也只有這樣的成長條件,才能教出快樂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iFeng 于 2008-1-30 22:10 編輯 ]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1
許多學者都主張,與人親近的孩子才會快樂,如果缺乏父母的愛心,沒有堅持或扎實的依附關系,對孩子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1名 幼兒特質

  人格特質與天生氣質息息相關,但自幼培養正向、積極思考,有助未來發展。

  培養孩子獨立與自信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讓他未來具有負責任的態度,父母只需在平日給予協助,對他就有實質的幫助,同時也有助于創意力的發展,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講師薛婷芳提出具體方法供父母參考:

  1. 協助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鼓勵孩子讓他學習自己判斷與決定穿著;或在游戲中自己分配任務、決定游戲的玩法等。

  2. 傾聽孩子的想法與意見:在與孩子的對談中多多詢問「你認為呢?」、「你覺得如何?」等,也可規劃屬于他自己的分享空間,例如在墻壁上釘一個相框,展示他的作品。

  3. 提供參與機會:盡可能讓孩子擁有參與決策的參與感,并逐步建立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4. 給他自由探索環境的機會:陪伴孩子一起嘗試新事物,滿足他的好奇心。

  5. 多用話語積極鼓勵孩子:正面的肯定與鼓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1
教出開朗個性的孩子

  薛婷芳說,父母的性格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不過,內向并不是缺點,這類型的人通常內省能力較佳,清楚自己所做的事,也能享受一個人的獨處。她建議父母必須先了解孩子內向行為的程度,并評估是否會影響其日后的人際關系?有些孩子只是因為畏縮而內向,但這類型的孩子通常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并非天性。

  她提醒父母,想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個性,就要從自身做起,只有擁有開朗樂觀的特質,才有能力教導孩子也朝這方面發展。如果父母始終慣以消極、畏縮的方式面對問題,孩子通常也容易學到負面的態度。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2
 第2名 飲食習慣養成
  飲食習慣需自幼培養,只要習慣一養成,就能提高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耐心養成好習慣

  營養科主任林宜芬表示,想建立bobo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好從副食品階段就要開始建立。臨床上發現,有些孩子到了3、4歲卻仍然只愿意吃稀飯,只要稍微硬一點的食物就不吃,通常是因為慣于吃軟的稀飯,懶得咀嚼所導致,因此,建議在bobo開始長牙階段,就要練習他試著接觸稍微硬一點的米飯或蔬果,訓練咀嚼能力,但父母仍須留意安全,不要讓他噎到。

  其次,需要耐心等待,部分父母為了怕孩子弄臟環境或衣物,或是趕時間沒耐心等孩子吃完,就采取喂食的方式,雖然方便但卻易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很多父母會自行決定bobo不喜歡的食物,林宜芬強調,最好讓bobo嘗試許多不同的食物,養成他喜歡接觸新食物的興趣,因此,即使是洋蔥等有怪味道的蔬菜,也可讓他嘗試,如果第一次嘗試后不喜歡,也不代表以后都不能吃,還是可以多試幾次,逐漸試探。

  想訓練他吃飯時的樂趣,林宜芬說,也可以試著偶爾讓他自己用手抓取食物吃,只要把手洗干凈,就不會有太大的衛生問題,以手抓取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樂趣,甚至還能訓練手眼協調,一舉數得。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2
 點心必要‧零食可免

  林宜芬指出,bobo的胃容量較成人小,一次的飲食量不大,無法如成人般撐到下一餐,因此,父母給予適當的點心有其必要性,建議可以在餐與餐間的空檔,以半杯牛奶加上部分主食,或是優格、布丁等,都可以做點心。

  至于零食,她建議不要有味道太重的食物,也不要在語言上有暗示的表現,即使想吃糖果也可以,但要先設定只能吃1顆的規矩,可以先要求他做完什么事才能吃,也不要以鼓勵的方式,或一次給過多的份量。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3
 第3名 情緒處理
  管理孩子的情緒常令父母抓狂,先掌握自己的情緒較為有效。

  以同理心協助舒緩情緒

  三民托兒所所長李慧娟提醒,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最好先站在他的角度,以同理心表達關心、傾聽他的想法和感覺,而且要維護他的自尊不受傷害。僅量不要急著否定他或用負面的話責備,更不宜使用無關的物質酬賞做為情緒控制的獎勵,否則,孩子會認為只要一吵,就會有糖吃。

  孩子正處在情緒不穩時,要如實鼓勵他對控制情緒或者情緒紓解的努力,比方說:「你小聲一點我就聽懂你在說什么了,謝謝你!」「啊,我有發現你現在比剛剛溫柔一點了,我聽起來比較舒服。」「哭完了,有沒有舒服一點?」 這是提醒孩子:哭的目的是為了紓解,所以哭完應該會舒服一點,如果還是不舒服,我們可以再等他一下下,等紓解后再討論要怎么辦。

  李慧娟強調,情緒與道理要分開處理;也就是說,接納他的情緒與感受,不代表我們同意他的想法、做法和處理方式。如果相信人都有自省的能力,就不要急著教訓。當孩子正在發脾氣時,強說道理只是火上加油,他也會覺得很煩,不如等到頭腦回復冷靜時,再問問他的想法和下一次打算怎么做,或者下次他希望爸媽怎么幫他。

  當然,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自己也跟著失控,父母要先穩定情緒才能幫忙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照原訂計劃或原則行事(可小幅修改),但不能因為孩子失控而妥協改變。父母須考慮孩子眼中的大人世界,如果總是要求孩子遵守規定,自己卻從不要求自己,會讓孩子覺得困惑而不想遵循。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3
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薛婷芳表示,游戲競賽總有輸贏,如果孩子對輸贏顯得計較,就需父母帶領孩子學習,比賽的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與經驗更勝于名次。

  她建議父母必須傳達正面的想法,讓孩子了解成功絕對不是偶然,背后需經過努力、嘗試錯誤與失敗累積而得;而培養孩子愿意嘗試錯誤、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挫折忍受力的正確方向。

  當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時,也不要急著責備孩子,最好先肯定他在比賽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緩和孩子的挫敗心情,等情緒平穩之后,一起陪同孩子檢討造成失敗的原因,并鼓勵再次嘗試,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3
第4名 生活自理
  即使孩子只是前進一小步,也值得父母大大的鼓勵一番。

  漸進式培養自理能力

  李慧娟說,父母必須先認知,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無法一蹴可及,必須一步一步慢慢建立,即使只是進步一點點,都值得大大的鼓勵。她以鼓勵bobo自己進食為例說明:進食的大忌,就是父母硬性強迫,讓孩子在壓力大的狀況下吃飯,不但吸收不良、影響消化,得不到原本希望其成長的目的外,還可能造成他日后飲食上的陰影,讓他對吃飯這件事產生排斥,長期下來,還易造成腸胃功能不佳或是過胖的情形發生。

  對于有些食欲不佳的bobo,父母最好先接受他在飲食上的偏好。李慧娟說,偏食與感官敏感及趨避性有關,部分孩子對特定食物的口感有所偏惡,無法強求。但父母可以先試著每次給予一點點淺嘗,視孩子的反應再逐步增加份量。此外,也可采取「動機法」:可先試著讓他建立與食物間的關系,用愉快、鼓勵的方式誘導他主動進食,例如,可說「青菜想要到你的肚子里玩,然后變成你的力氣耶!」「青菜哭哭說不公平,為什么魚肉都可以去你肚子玩,青菜卻要留在碗里,等下還要被丟到垃圾桶」等。

  李慧娟建議,與孩子互動時,僅量避免與孩子正面沖突,比方:孩子說不要洗澡,爸媽可以說好,那我們去和鴨鴨玩水(澡盆里有鴨鴨,或以其它洗澡玩具代替)。父母若能以互動的情境較能成功達到目的,不要讓孩子有破壞規定的機會,同時,孩子的玩性很大,可以利用擬人化的「動機法」引發他的興趣,同時還能激發他的創意來源呢!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4
 第5名 管教方式
  柔性與鐵腕必須視時機運用,但不要忘記,依附關系的掌握也相當重要。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系主任陳若琳認為,教養的兩大主軸,不外溫暖響應與嚴厲管教,到底哪種方式適合自己的孩子,則需要視他本身的特質如何再來判定該偏重哪種教養。不過,她提醒,對于年幼的孩子,依附關系相當重要,還是以滿足他的需求為優先考慮,也就是采取溫暖響應方式,掌握信任的原則。

  有時,父母過分嚴厲或大聲斥喝是因為白天工作情緒、壓力所使然,有時則是因為孩子的生活規范沒有做好,導致心情更差,因此,陳若琳認為,教導實質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讓自己情緒不會突然發作的好方法。此外,遇到不聽話或有錯誤的行為需要斥責或責罰時,可以先讓孩子冷靜下來,限制他的活動空間,或是取消他的權力,例如,原計劃吃飯后帶孩子去散步的資格被取消等等。

  父母的情緒發作與過分嚴厲,總是容易傷到孩子的自尊或身體,父母若能自我控制情緒,以策略性的方法鼓勵好的行為,同時教導他基本自理能力,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責罰。
作者: iFeng    時間: 2008-1-30 22:14
 父母共親職:白臉黑臉交換當

  夫妻間的合作、支持、同心教養,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大,切記別在孩子面前互扯后腿,如果教養觀念不一致時,陳若琳建議,也不要表現的太明顯,不同想法的一方先不插嘴,等到孩子不在現場時,再與對方溝通。特別提醒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否則聰明的孩子,很容易鉆父母之間的小漏洞。

  至于白臉黑臉該由誰來扮演,她認為可以互換,但夫妻雙方需要默契,當一人扮黑臉時,另一人可以適時插進來對孩子說明令人生氣的原因。陳若琳強調,即使不同意對方的管教方式,也要先緩和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分抵制對方對孩子的責罰,雙方一定要相互溝通并了解對方的教養策略,當意見不同時,先解決彼此的情緒問題,再做討論,雙方都提出支持的理由,唯有先了解對方的想法,再做溝通較有意義。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www.meisheng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兴城市| 胶州市| 红原县| 舟曲县| 蒲江县| 清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无锡市| 瑞金市| 霸州市| 长丰县| 修武县| 大竹县| 菏泽市| 镇江市| 谢通门县| 水富县| 芒康县| 双柏县| 安塞县| 抚顺市| 芷江| 鄂州市| 方正县| 古蔺县| 长沙市| 百色市| 沐川县| 丰都县| 宣城市| 长葛市| 新疆| 体育| 观塘区| 新乡市| 沙洋县| 南康市| 广东省| 锡林郭勒盟|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