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_德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_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_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中國育嬰網

標題: 父母是權威還是朋友? [打印本頁]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7
標題: 父母是權威還是朋友?
世界上最難承擔的角色恐怕莫過于為人父母了。天下可能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今后事業有成,生活幸福。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呢?  
  按照中國傳統教育中父母絕對權威的模式吧,孩子好像越管越反,特別到了青春期,“叛逆”常常是縈繞在父母心中的一個痛。按照當今教育中流行的父母是朋友的模式吧,孩子好像有點沒大沒小的,當父母以朋友的身份警誡孩子不正確的行為時,還真有點壓不住。  


  父母如何擺正自己的角色呢?父母到底是權威還是朋友?希望下面來自父母的經驗分享和專家的分析,能夠給為人父母的您一些幫助。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8
 父母如是說——

  權威與朋友,兩個角色要平衡

  鄧霞,高級軟件工程師

  **只強調權威,這常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理解、扶持和鼓勵,這些更多朋友的角色。

  我認為父母既是權威又是朋友。兩個角色應該是平衡的。過度強調哪一個角色都是有偏頗的。

  權威的意思是父母說了算。講權威的父母往往對小孩管教很嚴。孩子一有錯就責罵或懲罰。若父母只強調權威,而忽視孩子心理上被愛和被認可的需要, 就可能使父母和孩子處在對立面上,從而阻礙父母和孩子關系的健康發展。孩子常常表現出懼怕父母。表面上聽從父母,但心里卻積下不滿,沮喪甚至憤怒。 這常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朋友是志同道合并能夠分享喜怒哀樂的人,是困難時候的幫助。朋友之間是平等的。人人都需要朋友。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朋友相伴。那么,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成為朋友呢。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中國的父母已經開始嘗試成為孩子的朋友。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只做朋友而沒有權威,就會有以下可能:父母溺愛,被孩子指揮, 孩子任性,錯誤的行為沒有正確的管教,等等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愛,理解,扶持和鼓勵。這些都好像是朋友的角色。同時,孩子也在形成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孩子行為上的反應尤其是孩子認識社會的第一手資料。正確的管教可以讓孩子學習行在正道中。父母權威的行使也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保護孩子遠離潛在的危險。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8
 父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張衛國 大學老師

  **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發揮正確的權威作用,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注意方法的調整。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既是朋友也是權威,即所謂良師益友,對孩子來說,父母作為朋友和權威的角色缺一不可。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有自己的成長發展過程,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獨立性、獨特性,努力認識并尊重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獨立性、獨特性,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成為孩子的朋友。同時孩子又是社會中的人,是人類的一份子,社會其他成員成長發展的基本過程他都要經歷,社會人成長的一般規律他都要遵守。父母比孩子長一輩,已經歷過人生的某些階段,對人生有著較豐富的理性、感性認識,父母往往也是最關心、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指導與管教是社會其他成員的教育不可代替的,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只有充分地尊重孩子,作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給孩子提供最準確、最及時、最有效的幫助,使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發揮應有的權威效應;反過來,只有能給孩子以有益指導的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益友。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8
 當然,父母作為朋友、權威兩種角色,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及不同方面發揮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講,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很多事情和道理缺乏起碼認識時,父母應較多地發揮權威的作用,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當做什么不當做(比如交通規則、用電規則、與人打交道等)。在孩子長大,初入社會時,面對較復雜、不易把握的陌生事物、重大事情(如戀愛、結婚、擇業等)時,父母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監督,甚至管教的職責,不能看著孩子往坑里走。在這樣的時候,正確的權威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當然,在方法上應更多的使用朋友式的引導與規勸,但權威仍是不可少的。當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對很多事情的認識與處理已比較成熟,甚至超過父母時,父母針對孩子的一些重大選擇時, 就應較多地放手、觀察,甚至欣賞。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9
 專家如是說——  倪旭東 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從事教育培訓工作
  父母是權威還是朋友
  ——“此消彼長”教育模式
  道德權威和知識權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其中知識權威比道德權威下降得更快,而朋友關系則不斷上升。
  到底父母應該是權威還是朋友?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對孩子的年齡進行區分,一個3歲孩子和15歲孩子的教育方式顯然是不同的。其次也要對權威本身進行區分,權威分為知識權威和道德權威。知識權威建立在知識基礎上,比如一個主任醫生對一般人而言就是在醫學知識上的權威,道德權威基于是非判斷標準,比如當幼兒園老師告訴孩子不要隨地吐痰時,她就在承擔道德權威的角色。 我們提出了一個“此消彼長”教育模式。

  簡單來說,道德權威和知識權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其中知識權威比道德權威下降得更快,而朋友關系則不斷上升。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09
5歲以前的教育模式

  在孩子5歲之前,由于孩子的知識非常有限,是非判斷標準也正在形成過程中,在這樣一個尚不具備分辨能力的階段,孩子的想法、意見會深受周圍的人和事物的影響,最主要來自父母。 因此在這一階段,父母應該履行高度的道德權威,對孩子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不斷地強化他的是非觀念。當一個孩子在5歲之前就根深蒂固地建立起誠實、友愛、慷慨等品格時,將對他一生受益無窮。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0
 同時父母在這一階段也應履行較高的知識權威的角色,因為此時父母顯然在任何一方面都比孩子懂得多,而且也正是孩子探索世界最為旺盛的時候。所以當孩子問我們問題時,我們應當耐心準確地回答,不要嫌麻煩而敷衍了事,要抓住機會向孩子傳授知識。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在他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常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來教導他,比如當他們經過水果店時,父親就問兒子有哪些水果,路過田野時,父親就向兒子介紹看到的花草樹木。
  但是知識權威的程度應低于道德權威,因為孩子雖小,依舊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大人。當我女兒15個月的時候,我和妻子帶她去公園玩,結果一路上她發現的新事物其實已經超過了我們。她進公園不久很快就發現草叢中有一只孔雀,由于這只孔雀是灰色的,又躲在草叢中,因此我們根本沒注意,但不時地東張西望的女兒卻發現了。而后到了湖邊的亭子,她很快又發現微風吹拂下的水波紋映在亭子的內頂上,一晃一晃非常好看,而這的確是我之前所沒有注意到過的。所以那天我狠狠地表揚了女兒一番,她顯然是高興極了,一路上更加留心觀察。因此在5歲之前,雖然知識權威處在較高的程度,但應在不斷下降之中,并且下降速度要快于道德權威。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0
5歲—12歲的教育模式

  到了5歲之后,隨著孩子學習能力的加強,知識權威的下降速度應更加顯著,此時父母應從單純知識傳授的角色過渡到與孩子一起探索知識的同伴角色,甘心淡化知識權威的地位,由此換來的可能是孩子獨立的探索精神。

  而道德權威也應加速下降,因為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父母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判斷對錯的能力。但是在關鍵時刻,孩子分不清對錯或者是故意犯錯時,父母仍應毫不猶豫地履行道德權威的責任,糾正孩子錯誤的步伐。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1
 12歲進入青春期

  這種情形到了12歲又會到一個拐點。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父母基本上應放棄知識權威的角色而徹底成為與孩子一起學習的同伴。但是道德權威的職責父母仍應持守,雖然總體上仍在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較為平緩。因為此時,孩子正進入青春期,會出現一系列我們意想不到的想法、行為。而父母則應為孩子設立恰當的界限。事實上成功的父母應當一輩子都在孩子面前保持道德榜樣,這對自己也是一個鞭策。也許有朝一日孩子在知識上已經遠超父母,但孩子會永遠尊重父母的品格。

  而在權威不斷下降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朋友關系卻始終在不斷增長。大凡教育孩子比較成功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而最好的溝通一定建立在朋友關系上而不是權威關系。朋友關系使得孩子與父母的心更近,孩子也愿意把心中的事和父母訴說,與此同時,父母不但有機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可以更有效地教導孩子,因為孩子更愿意聽。許多父母不是不會教導,教導的內容也正確,但總是毫無效果,原因就在于孩子根本就不聽!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應努力和孩子建立起朋友的關系,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朋友關系應該是不斷加強。通常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會和父母有一個迅速的疏遠過程,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會變得非常困難。而如果一直以來,父母與孩子的朋友關系是非常穩固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會和一個朋友疏遠的。簡單來說,朋友關系可以保證父母與孩子在融洽自然的氣氛中有順暢的溝通,有和諧的關系。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世界上沒有一種教育模式可以精確地適合所有的孩子,所以“此消彼長”模型也只是一個大概的原則,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父母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不斷地微調,以便對孩子有最為貼切的引導。

  池瑾 香港大學兒童心理與教育領域哲學博士,從事關于兒童發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1
 父母是權威還是朋友

  ——在愛與管教中平衡

  父母的權威應該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在愛里及早有效地引導孩子,而在孩子能夠獨立時,就適度撤出,減少控制,發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權威,成為朋友。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1
 對于多數中國家長來說,“權威”與家長制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聯系。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等級制度,儒家文化中尊崇的孝順和長幼有序的觀念,長久以來容易造成家長的絕對權威與子女絕對服從的教養模式。而“朋友”代表一種平等的地位與關系,包含了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以人為本的觀念,形成了對傳統的家長制教育的挑戰,在當今的家庭教育中格外受到重視。但是,家長的權威與朋友角色不是對立的。如果以后者代替前者便是進入了另一個誤區。因為家長有權也有責任管教子女,使他們走當行的道。子女也應當孝敬父母,服從家庭中的秩序。由此,對于家長是權威還是朋友這個問題需要明確家長角色、子女角色以及二者雙向互動的關系。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2
 父母的角色,在愛與管教中尋找平衡點

  我們一般把家長教育兒童的方式分為四種基本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前兩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提要求,屬于高控制的教養方式。后兩種類型的父母傾向于不提要求,但由于沒有規范或監管不力,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很少替別人考慮,缺乏責任感,藐視權威。

  在這里,權威型是一種民主的、最佳的教養類型。這類父母在行使權威時表現為: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遵守。對孩子良好的行為給予支持和肯定,對不良行為表示不快。他們對孩子表現出熱忱和愛心,尊重孩子的意見和觀點,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與子女共同討論問題。這種高控制、情感上接納和溫暖的教養方式,可以使兒童心情愉悅、善于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女孩子獨立自主性強,男孩子友善,合作性高。

  相比之下,專制型的父母在情感態度方面傾向于拒絕和漠視孩子,要求孩子無條件地遵守規則,但缺少對規則的解釋。當孩子不按要求做時,就會強迫孩子做,并懲罰孩子。因此,兒童容易膽小、畏縮、抑郁和焦慮。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容易表現出敵對的反應。當男孩遇到挑戰時會變得極其憤怒,而女孩依賴性強,面對挑戰采取回避的態度。

  可見,父母的權威與專制是不同的。權威型的家長一方面管教子女,另一方面也尊重子女、像朋友一樣傾聽與溝通,建立信任和理解的關系。

  雖然權威型的教養方式能夠積極地促進兒童的發展,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通常對兒童的教養方式持有不同的觀念。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家長更強調嚴格的管教。然而這種以教訓為特點的教養方式并非像專制型家長那樣對子女表達敵視與拒絕。相反,這種控制和管束不僅意味著管還包括對孩子的愛,是嚴慈相濟的。這樣的教養特點有利于家庭權威的形成,有利于兒童內化社會規范,發展以群體價值為主導的社會關系,但是同樣會壓抑兒童的獨立意識,形成較多的依從行為。因此,家長需要了解自身在兒童教養方面的特點及其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適應性意義,在愛與管教中尋找平衡點。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2
兒童的特點會影響父母的角色

  兒童特點與父母特點之間是雙向作用的。兒童的氣質特點、出生順序、年齡和心理發展水平都構成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相應地,這些特點和變化也會使家長的角色發生改變。比如,有的孩子天生愛哭鬧、活動水平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父母就容易厭煩和責備,對他們更多地采用簡單、直接的管教辦法,從而造成親子關系緊張;對于易于相處的孩子,父母更喜歡積極響應他們的要求,交往的數量和質量也較高。
作者: 小康媽    時間: 2008-1-12 11:12
 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父母角色的變化

  一個孩子在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也會對父母的角色提出不同的要求。嬰兒剛出生時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父母的愛與關懷,隨著兒童活動范圍的擴大,父母的控制和約束也增加。兩歲的孩子,一方面需要一個“強勢”的父母發展安全感與自信,另一方面也用跟隨、哭喊等手段控制家長達到自己的愿望,挑戰已有的規矩和父母的權威。這一階段,父母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威信,將問題帶到兒童以后的發展階段中。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反抗期出現時,才會發現許多溝通上的問題。而大量的青少年期的關系問題與兒童期親子關系的建立有關。

  父母的作用如同支架。開始時是全面的支撐。當孩子會走路、會自己吃飯、能夠獨立學習和思考時,支架就可以隨之逐步地移去。到青少年期,孩子趨于獨立,支架的作用就比較小了,父母的強勢地位就不明顯了。因此,父母的權威應該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在愛里及早有效地引導孩子,而在孩子能夠獨立時,就適度撤出,減少控制,發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權威,成為朋友。
作者: 我是梅姐    時間: 2008-1-14 09:18
有時候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角色
作者: yoyococo    時間: 2008-1-18 09:21
我是喜歡和寶寶做好朋友,我也可以象個孩子,多開心ma:ma20
作者: Nancy    時間: 2008-2-2 13:41
做父母吧,這樣好教育些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www.meisheng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静宁县| 巨野县| 罗山县| 西盟| 荣成市| 仙居县| 宁南县| 蒲城县| 沙雅县| 车致| 舟曲县| 奉贤区| 绥棱县| 宣武区| 博客| 城口县| 澎湖县| 婺源县| 加查县| 博乐市| 淮北市| 凯里市| 班玛县| 临洮县| 灵璧县| 喀喇沁旗| 达孜县| 赤峰市| 南乐县| 淮安市| 宁波市| 尉氏县| 嵊泗县| 安吉县| 满洲里市| 勃利县| 汕头市| 海南省| 南开区|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