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飲食調節、推拿、消食藥 三招化解小兒積食 [打印本頁]
作者: tutututu 時間: 2010-11-18 18:18
標題: 飲食調節、推拿、消食藥 三招化解小兒積食
由于嬰幼兒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一旦飲食不節,就容易積食,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厭食、咳嗽、腹瀉、便秘等不適反應。
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膩、口唇干紅或晚上睡覺手心、腳心、腹部灼熱等,或3歲以下小兒食指青筋變粗,很可能積食了。王德敏建議,先飲食調節,再考慮用藥,若發燒超過38.5℃或病情不減,要求助兒科醫生。
-飲食調節如果孩子出現食欲下降、咳嗽等積食癥狀,但還沒有外感癥狀時,可采取飲食調節治療。
這時,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面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此外,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及時排泄,不去公共場合,積食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藥物消食一旦患兒的癥狀沒緩解或有低燒時,要考慮用消食藥了。黃繰建議:
1.大便干者:適合肥兒丸等,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2.內熱者(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推拿消食“家長還可以給孩子進行積食推拿,幫助消食、清熱。”黃繰介紹了三種方法,前兩種有消食退積之功效,最后一法能清熱、安神,對于發熱的積食患兒可以三法聯用,每天每種方法分別推拿10分鐘。
●退六俯沿患兒左上肢尺側(即下方),從肘關節向腕關節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瀉大腸沿患兒的食指,從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患兒左上肢正中線(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間部位),從腕關節向肘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除此以外,還可取白蘿卜2斤、生姜2兩、大蔥4棵,剁碎后炒熱,放在患兒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發汗即可,也能消、退熱。
“預防積食,要從飲食入手。”王德敏說,首先,給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饑一頓飽一頓,這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
其次,葷素搭配要合理。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最后,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無度就會出問題。
“要想身體好,夜里別吃飽。”這是黃繰經常對家長的告誡。孩子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早上或中午孩子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于消化和吸收。
“對于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也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黃繰說,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一旦孩子哪一頓飯吃太多,王德敏建議家長給他吃一些助消化的藥物,比如乳酶素、嬰兒素等。“如果給孩子吃主要成分為山楂的消食片,一定要適量,因為山楂吃多了生內熱,反而會增加患感冒的風險。”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www.meisheng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武义县|
威宁|
东辽县|
高雄市|
天等县|
延川县|
连城县|
翁牛特旗|
太原市|
运城市|
南通市|
宜良县|
河津市|
孟连|
安化县|
东平县|
长子县|
化州市|
明水县|
洛川县|
北京市|
鲜城|
兴文县|
齐齐哈尔市|
越西县|
太湖县|
龙州县|
乌海市|
安义县|
灌南县|
微山县|
涟源市|
富源县|
红原县|
特克斯县|
依安县|
永州市|
阿勒泰市|
闸北区|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