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華網3月9日報道 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韋葦提出新的觀點:國家不應提倡國內游。這個觀點讓旅游業界一片嘩然。
委員意見
國內游不會增加財富總量
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韋葦委員直言,發展國際旅游,掏外國人的腰包增加本國外匯收入是應該的。但國內旅游是省域之間互掏腰包,當然也是掏富人的腰包為窮人增加就業機會,但不會增加社會財富總量,反而污染環境,消耗能源,損壞文物。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旅游業是要控制在環境、交通、能源可承載的限度內的,所以要控制國內游的規模。
業界反應
國內游對經濟功不可沒
韋葦委員的觀點一出,廣東旅游業界噓聲一片。各大旅行社均表示,國內旅游對于拉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
旅游總收入中近七成來自國內游
據廣州旅游協會介紹,以2006年為例,中國旅游總收入8935億元,其中國內游收入就達到6230億元,占總收入的69.7%。而從2007年兩個黃金周的數據看,國內游出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還在保持增長。盲目限制或削減國內旅游,對于增加社會財富,顯然是無益的。
南湖國旅董事副總經理鄭年軍還直言,如果控制國內游,對于僅有國內游經營資質的旅行社來說,幾乎就是毀滅性打擊。另外,與旅游業息息相關的民航、鐵路、酒店、景區等行業,也必將受到影響。
控制國內游對大多數人不公平
鄭年軍說:“居民收入增加,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出境旅游,直接發展出境游,限制國內游,旅游無疑將變成一種‘高端消費’,會令大多數人直接喪失旅游的權利。”
來自廣州市旅游協會的專家稱,國內旅游業在環境及文物保護方面已經做出了努力,如實施了清除景區內的商鋪、限制文物景區游客數量等舉措,而游客門票收入也有一部分是用作景區保護。如果僅靠最多占景區游客總人數兩成的外國游客,收入不足,景區保護也無法再進一步。 新快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