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病例均為2002年至2004年初以發熱為主而來就診的患兒,兼有惡寒、頭痛、無汗、流涕,或有咽喉疼痛、口干、脈浮等癥,符合中醫外感發熱的診斷。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0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差異(P>0.05) 。
1.治療方法
治療組以清熱解表,發散外邪為法,取攢(cuán)竹、坎宮、太陽、肺經、天河水等穴。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對照組給予抗生素及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兩組均要求清淡飲食,忌生冷、油膩飲食。
2.治療組推拿方案
1) 攢竹:用推法,每次30~50次
2) 太陽:用揉法,每次30~50次
3) 坎官:用推法,每次30~50次
4) 肺經:推肺經,用清法,每次300~400次
5) 天河水:清法,每次200~300次
6) 掐揉二扇門,掐3~5下、揉300~500次
7) 拿風池,3~5次
風寒外感者,加:推三關,每次300~500次
風熱外感者,加:推脊200~300次。
兼見脘(wǎn)腹脹滿、不思乳食、噯酸嘔吐者,加:揉中脘100~300次;分腹陰陽100~200次;推揉扳門,揉推各200次;推天柱骨300~400次。
兼見煩躁不安、睡臥不寧、驚惕不安者,加:清肝經300次;掐揉小天心,揉200次、掐10下;掐揉五指節,掐3~5下,揉30~50次。
3、討論
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病癥之一,常由外感及內傷因素引起,而以外感所致者居多。多在寒天或季節變換時發生。外邪侵襲肌表,衛陽被郁,邪正相爭,營衛失和,陽氣蒸越于外而發熱。
用推拿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療程短,不用服藥打針,沒有痛苦,操作簡便、易學易用,患兒樂于接受。清肺經、清天河水,宣肺清熱;推攢竹、推坎宮、揉太陽能疏風解表、發散外邪;若風寒者加推三關、揉二扇門、拿風池以發汗解表,祛散風寒;風熱者加推脊、清天河水以清熱解表。
4、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均在1~3天內退熱,其它癥狀改善,經統計學處理P>0.05,無顯著差異。
本文轉自康堯小兒推拿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