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金寶貝濟南早教中心邀請了國內著名育兒指導專家楊健教授,給0~3歲的寶寶家長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三歲看大》主題講座。700多位家長濟濟一堂,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楊教授認為,人生頭三年的教育是潛意識教育,實質上是通過有效的手段,使人腦重新“編程”, 獲得挖掘人類潛能開發的機遇。它是構成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具有遠期效應的教育,所以,人生的頭三年是在“組裝”大腦,其組裝工程在三年內完成了人生的70%—80%。科學家把這個時期叫做“形成印刻期”。 我國古人流傳一個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在看來很有道理。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比德爾指出:“我們的教育體制錯過了大好良機,因為人們忽視孩子發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時期,我們嚴重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所以大人不能忽視孩子發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時期,不能低估孩子的學習能力。 楊教授還用火車進隧道來比喻兒童的成長。火車頭先進去,先出來的還是火車頭,因為隧道里火車不能掉頭,這種現象,叫做“隧道現象”。 人的教育是一種典型的“隧道現象”。今天在各行各業做出卓越貢獻的杰出人士,他們的優秀,不是在大學里才顯現出來的,早在中學階段,已然優秀,他也不是中學時期才顯現出來優秀,你去走訪他所在的小學,小學老師會告訴你:“這孩子雖然調皮,但成績優秀。”他也不是小學時才優秀的,你去問他所在的幼兒園,園長會告訴你:“他今天的成就不奇怪,我們在幼兒園就發現他各方面心理品質都很好。” 他也不是幼兒園才反映出來,你去調查他的家庭,你會發現,他的父母沖破了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實施科學的早期教育,讓孩子一開始便處于主動而不是不利的地位,這樣的孩子當然先進隧道,他也當然先出隧道。 楊健教授建議,有條件的家長最好在寶寶0-3歲這一關鍵階段,將寶寶送到比較規范的早教機構接受早教,家長還應參與到早教過程中,學習早教內容,以方便在家里指導寶寶。在選擇早教機構時可以通過考察、試聽等方式,去了解早教機構的教學能力。另外,還要看其教學內容除了針對孩子,是否還有針對家長或家庭的內容。同時還要看該機構的軟硬件條件是否符合教學要求。 在講座過程中楊教授還為現場家長傳授了他自己獨創的育兒“四大法寶”和大腦左右開弓訓練的四大經典動作。楊教授獨到的理論知識;精彩的實例講解;幽默的演講風格不時搏得在場家長的陣陣笑聲和掌聲!
講座后的問答環節也異常火爆,家長們踴躍發言,都希望自己在平時遇到的問題能從楊教授這里得到解答,楊教授在回答中也針對性的給了家長們很多的建議和方法。讓現場的家長們收獲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