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有30萬0-3歲的嬰幼兒,年輕父母們遠比上一代重視早期教育,2歲孩子開口背唐詩已經不算新鮮事,但過度和失當的早教造成一些孩子出現“會彈琴卻不會上廁所”,“會背唐詩不會穿衣”等怪現象。昨天,市教委專家指出,這是成人功利思想所致,需要警惕。
問題:會彈琴卻不會上廁所
4歲的琳琳開始練鋼琴已經一年了,能演奏簡單曲子的她卻不能獨自完成諸如穿衣、上廁所等日常行為。因為在家里,這些活兒都由父母、祖輩和保姆包了。所以,被父母引以為傲和被小區同齡人羨慕的琳琳在幼兒園就顯得很“無能”,因為她連一些最平常的起居也無法自己完成。浦東東方幼兒園園長毛美娟表示,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受功利思想影響,急于求成,其結果是內在素質培育不足,結果就出現“會彈琴卻不會上廁所”,“會背唐詩不會穿衣”等怪現象。
昨天市教委副主任尹后慶也在上海電臺“990市民與社會”節目中指出,眼下不少父母對0-3歲孩子的早教很重視,這是好事。一位曾在民工子弟學校任教五年的蔣老師昨天說,她曾對學校學生做過調查,發現父母對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孩子進入小學后的學習能力成正相關。但有些家長重視的方法不對,用大人的興趣框定孩子,造成早教過度和失當,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因為失去了展示孩子最有潛力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