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奶粉的神話伴隨著不斷發生的問題或將被打破。繼8月初爆出恒天然的“肉毒桿菌”事件后,雙氫氨事件緊隨其后,而如今,國家質檢總局再次發布了新西蘭Westland公司的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一個月內,新西蘭奶制品出現三次質量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西蘭的奶粉事件頻發,必將影響國內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伴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消費者逐漸從新西蘭產品轉向歐洲或國產奶粉。 事實上,自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發生后,來自新西蘭產區的奶粉在國內的銷售出現大幅下滑,本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的商店、超市發現,多美滋、雅培等奶粉在部分賣場出現一桶難賣的局面,而來自新西蘭產區之外的奶粉銷售則出現了同比增長。 一個月內 發生三次質量事件 可以說,新西蘭奶粉最近確實“點背”,一系列事件的發生,把新西蘭奶粉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8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4家可能受肉毒桿菌污染的乳制品進口企業名單,新西蘭恒天然出現在公眾視野,主要與恒天然有瓜葛或者有合作的企業均受牽連。 緊接著,斯里蘭卡政府宣布,在包括恒天然集團產品在內的多種新西蘭進口奶粉中檢測出了化學物質雙氰胺。 如果說肉毒桿菌事件和雙氫氨事件是一件突發事件的話,那么在上述兩個事件沒結束,新西蘭Westland公司的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含量異常。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已就此與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通報信息,核實受影響產品的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并要求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封存了問題產品,同時決定暫停進口新西蘭Westland公司生產的乳鐵蛋白,要求所有來自新西蘭其他企業的乳鐵蛋白及Westland公司的其他乳制品進口時提供硝酸鹽檢測報告。 一個月內發生三次質量事件,如此密集的爆發安全問題,有消費者不禁發出疑問,新西蘭奶粉怎么了,孩子還能喝嗎?對新西蘭奶業的打擊有多大?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資深乳業專家宋亮表示,此次事件如果處理不好將對新西蘭奶業產生很大打擊。未來,國內的企業再也不敢拿新西蘭奶粉作為噱頭來宣傳。同樣,對于恒天然的損失,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失去客戶資源將是更大的損失。 宋亮表示,恒天然事件如果處理不好,對其可能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另外,肉毒桿菌事件和雙氫氨事件可能使客戶資源不穩定。 而事實上,在恒天然事件后,對新西蘭乳業的打擊已經讓其國家領導人決定親自出馬。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將于今年晚些時候訪問北京,就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乳制品遭肉毒桿菌污染事件親自向中國消費者道歉。 而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看來,新西蘭奶粉的神話目前已被打破,因為新西蘭奶粉銷量急劇下滑。但是“神話打破”并不意味著“永遠被叫停”,因為新西蘭奶業在國際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一旦新西蘭缺位,國際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之態勢。所以新西蘭奶粉重新活躍于國際市場將是必然之勢,不過各國會采取加強監測等手段降低安全隱患。 雅培、多美滋等銷量 降四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從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不信任感,來自新西蘭的奶業多美滋等企業開始迅速成長起來。而通過大量的廣告也可以看出,新西蘭奶源成為多家乳業的宣傳噱頭。如今,伴隨著“肉毒桿菌、雙氫氨事件、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等事件的發生,矛頭均指向新西蘭奶源地,新西蘭奶粉在國內的銷售必將受到影響,而多美滋、雅培等企業的銷量受到重挫。 同樣,簡愛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世界范圍內新西蘭奶粉事件屢出,所以疊加效應將會使不良影響更加持久、更加深遠。國內是重要的嬰幼兒奶粉市場,而國內消費者對嬰幼兒奶粉的安全關注度最高,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國人會將消費轉移至歐美品牌或國內品牌,肉毒桿菌事件對新西蘭奶業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 昨日,《證券日報》記者到北京的各大商場調查發現,來自新西蘭產地的奶粉出現滯銷,而來自歐洲地區的奶粉則表現強勢。也就是說,在新西蘭奶粉頻發質量事件后,消費者開始轉向新的奶粉品牌,而歐洲產地的奶粉及本土奶粉銷量明顯上升。 本報記者以一名消費者的名義去購買奶粉。北京安貞華聯超市一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要買就買安全的吧。最近出事的都是新西蘭的奶粉,雅培、多美滋等產品都不好賣”。 上述銷售人員還告訴記者,如果買進口奶粉則買合生元的,買國產奶粉則買伊利的。此外,記者問道,惠氏產品如何時?她表示,如果買進口奶粉,同樣配方粉的價格,惠氏的要比和合生元的要貴很多,因此,建議買合生元的。 另外,本報記者在通州家樂福店了解情況,該商超的情況與安貞華聯的不同。該銷售人員表示,多美滋等產品沒有下架,現在比以前賣的數量雖然少了很多,但還有顧客在買。 不過,通過記者與其交談可以看出,這家商超主推的產品則是雅培,因為在交流的時間內,她一直在說雅培產品不錯。另外,對于近期發生的有關毒奶粉事件,這里的銷售人員十分的清楚,他們或許受到過培訓。“出問題的都是那幾個批次的,消費者也非常清楚,因此,他們買其他批次的就行。” 就在記者調查的時間內,也有消費者買了兩箱多美滋的產品。 同樣,在北京志新橋附近的物美超市,記者了解到,在毒奶粉事件后,來自新西蘭的奶粉銷量大減,其中多美滋的銷售下滑十分的明顯。 另外,在北苑附近的一家商超中,來自新西蘭的奶粉表現更慘。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自從毒奶粉事件發生后,多美滋等產品一桶都賣不出去,現在賣得好的是飛鶴奶粉。 雖然記者走的商超不多,但是記者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毒奶粉事件后,來自新西蘭的奶粉銷售出現銷量下滑已成事實,而消費者正在從新西蘭奶粉轉向歐洲或國產奶粉。 同樣,簡愛華也對記者表示,肉毒桿菌事件確實是為國產奶粉和歐美奶粉創造了機會。不過由于當前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尚未完全重建,所以歐美奶粉將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肉毒桿菌事件之后,歐美品牌銷售量上漲30%-40%,國產奶粉銷量上漲10%-15%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此,宋亮也表示,多美滋、雅培的銷售下滑是必然的,而合生元和圣元的奶粉銷售增長也是事實。 在宋亮看來,雅培和多美滋的銷售下滑同比大約有四成。而這個現象還要持續下去,如果處理的好,大約需要3個月時間,如果處理不好,影響還將更深遠。 而對于這次事件對國產奶粉企業來說是否是一個機會?在宋亮看來,機會是靠自己去爭取的,只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消除消費者心中的負面影響,國產奶粉才有更多的機會。未來,新西蘭之外的國家的奶粉或將受益。(證券日報 夏 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