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官方近日證實,恒天然集團乳制品檢測出雙氰胺(DCD)殘留,據稱這些殘留物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導致健康問題。由于市面上多個“洋奶粉”品牌對奶源標注含糊不清,盡管用“100%進口”來模糊奶粉“血統”,但還是引發了消費者的擔憂。專家指出,應盡快填補雙氰胺的標準,讓消費者放心。 乳業巨頭陷“雙氰胺門” 據報道,去年9月新西蘭乳制品公司恒天然在對牛奶進行抽檢時,發現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經調查發現,大約有500個新西蘭農場使用了含有雙氰胺的化肥,用于促進草的生長。 新西蘭第一產業部官員韋恩·麥克尼26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從去年9月起新西蘭的農場就不再使用含雙氰胺的肥料,現在生產的新西蘭乳制品不大可能含有雙氰胺殘留物,可放心食用。 針對新西蘭部分奶粉中被檢出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的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與新西蘭相關部門取得了聯系,要求對方盡快提供詳細信息,包括奶粉中檢出雙氰胺物質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體品牌、產地、批次等具體情況。 據了解,乳制品是新西蘭的主要出口商品,其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中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市場上進口的新西蘭大包奶(包括脫脂奶粉、全脂奶粉)占到了中國總進口量的80%,而新西蘭乳制品占到了中國全進口嬰幼兒食品的40%左右。 雙氰胺限量標準缺失 專家指出,目前乳制品中的雙氰胺尚沒有國際限量標準。而新西蘭作為乳制品的出口大國,向中國出口奶粉的除了新西蘭本土的乳制品品牌外,更多的則是以新西蘭為奶源地的眾多“洋奶粉”和國產品牌。 新西蘭第一產業部發布的消息顯示,在接到恒天然在牛奶制品中檢測到微量殘留物后,立刻成立了由初級產業部、恒天然和化肥公司組成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的結論是,盡管殘留物極其微量,盡管國際上沒有有關雙氰胺在食品中的含量標準,但牛奶產業是新西蘭的支柱產業,新西蘭對奶制品的標準是高標準、零容忍,因而決定停用雙氰胺。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新西蘭奶粉主要出口到海外作為奶粉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原料粉來源。由于新西蘭奶粉主要作為原料奶,全球60%的奶制品企業和乳品供應商采用新西蘭奶源的奶粉。 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新西蘭奶源奶粉,并不僅僅只有可瑞康等新西蘭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兒貝瑞奶粉等多個國產品牌也同樣是“新西蘭奶源”。另一些“洋奶粉”則只對產品標稱為“全進口”、“進口奶源”,對奶粉的具體“血統”更是多以含糊帶過。比如,雅培0到12個月金裝喜康寶嬰兒配方奶粉,原料奶是“100%新西蘭、美國、歐洲優質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