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重慶一位網(wǎng)友在新浪微博上發(fā)了一個帖子:我姐找我?guī)椭秲鹤鲎鳂I(yè),內(nèi)容是“我的族譜”。老師要求手繪+電腦排版,加圖片加照片加文字,要做6張A4紙這么大,作業(yè)還要拿去參加比賽。 她同時在微博里感慨:“這個作業(yè)初衷是讓家長和孩子互動,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味,是大人在做! 帖子一出來立即引來網(wǎng)友圍觀:“我想看看哪些小朋友會做這道題目,神童啊!”“這個作業(yè)我不會要求孩子做,已經(jīng)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 5歲題目:我的族譜 要求:手繪+電腦排版+圖片+文字 5歲寶寶的作業(yè)很難 昨天下午,重慶晚報記者聯(lián)系上微博博主張小姐。 張小姐說,侄兒壯壯今年只有5歲,上幼兒園,同時還在江北區(qū)北城天街一家連鎖教育機構學英語。 前些天,教育機構的培訓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yè):由家長指導小孩構思一幅圖畫,說明孩子與家里每個人的關系,圖畫好以后,還要用電腦進行排版,最終這個作業(yè)要作為小朋友的參賽作品。 作業(yè)布置下來,家長們急壞了!疤欤難的題啷個完成嘛!爆F(xiàn)場不少父母交頭接耳起來。 隨后,重慶晚報記者聯(lián)系上了壯壯的媽媽。 壯壯媽說,題目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不容易。有的家長向老師提出,擔心孩子不能領會作業(yè)的精神。老師索性從電腦里打印了幾幅外地一些小朋友的作品,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 壯壯媽媽說,看著這些精致的作品,家長們都覺得不可思議:5歲小孩真能做這樣的作業(yè)嗎? “要參賽哦,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比賽作品不能太丟人!薄拔胰フ椅掖蟾鐜兔,大哥是美術學院的老師……”家長們的話,就好比一根根芒刺,刺得壯壯媽媽的心頭一陣陣不舒服。 張小姐說,姐姐最后把這個“炭圓”丟給了設計專業(yè)出身的自己,“開始我沒有同意,但是想到侄兒要評獎,只有答應了。” “以前就聽說過"拼爹"、"拼媽",現(xiàn)在的孩子好累啊。”張小姐不禁替小侄兒感嘆。 鼓勵家長孩子互動 昨天上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這家教育機構。 該機構營銷總監(jiān)王先生說,制作族譜的理念,是因為公司意識到,很多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想在清明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強化孩子們的親人意識和動手能力。 雖說要參加比賽,但這個比賽規(guī)格并不是很高,就是公司和重慶另外一個美術培訓機構搞的,“給家長說是比賽,其實就是想提起孩子們參加比賽的興趣而已! “在其他一些地方,這個作業(yè)我們是鼓勵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做,父母要告訴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表哥表姐、姑姑嬸嬸、舅舅姨媽等親戚與自己的關系,讓孩子理清與家族親人之間的關系。”王先生說,孩子理清楚之后,再動手同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這道題目會不會太難?有沒有想過最后變成了大人代工的家長作業(yè)?對于這個問題,王先生說,其實作業(yè)做得好與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參與的過程,該機構在其他城市的培訓班里,也有做得很不好的孩子,他們交來的作品,雖然從美術的角度來說可能評不上獎,但是因為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樣值得鼓勵。 王先生解釋,如果孩子參與了整個族譜的制作,最終與父母一起共同完成,收獲肯定不少。 孩子們的想法很奇妙 昨天,王先生出示了其他城市一些小朋友制作的“我的族譜”。面對這些孩子們交來的作業(yè),您不妨也試試,自家孩子會做嗎? 一個叫彥翔的孩子,把自己的家庭畫成了一棵樹,樹上有很多繁盛的樹枝,每一條樹枝都是自己的家庭成員,上面有自己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一個姓龍的孩子,用“來"龍"去脈”來刻畫自己龍姓成員的來歷。曾祖父時期,有了爺爺奶奶,到了爺爺奶奶時期,有了爸爸、叔叔、姑姑,爸爸認識媽媽以后,就有了自己。“每一張老照片,都是孩子和家人一起制作的結果!蓖跸壬f。 簡單一些的族譜也有。一個姓蔡的孩子,用一張藍色背景的紙制作了一張星空下的族譜,自己辛苦地爬上天梯以后,天上的星星就是自己家的每一個成員,每個家庭成員的旁邊,都配了一張照片以及名字。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多,沒有伯伯、姑姑、舅舅、姨媽,不了解親戚的關系,公司這樣做,其實也是對生活知識的一個彌補!蓖跸壬詈笳f。 超出孩子能力 作業(yè)有何意義 張小姐的帖子在微博上一經(jīng)傳播,立刻引起不少網(wǎng)友議論。 “明明是給娃兒布置的作業(yè),媽媽啷個要越俎代庖呢?”網(wǎng)友“@凌凌小成”說,對于壯壯媽的做法很不贊同,“不然以后孩子就會學你,花錢請別的小朋友幫自己做作業(yè)! “對,其實壞習慣都是父母養(yǎng)成的!本W(wǎng)友“@童話一篇”也這樣認為。 也有網(wǎng)友贊同壯壯媽媽的做法:“這樣一次比賽,其實就是要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如果起跑線都輸了,孩子就會備受打擊,以后什么活動也不愿意參加了! 網(wǎng)友“行者老妖”則說: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實際出發(fā),這樣的題目太難,孩子們做不了,家長護犢心切只有自己動手。真不知道這樣超出孩子實際能力的題目,對孩子的成長有何意義? 重慶晚報記者將這道題,通過QQ傳到重慶本地著名的媽媽群“暢所欲言媽媽群”。 “我看了你傳上來的那些范本,一看就是專業(yè)軟件制作的,不可能是小朋友的成品!陛孑鎷寢屨f:“有幅作品上面的字,我都不認識。” 讓孩子自由飛可以做得更好 西南大學教育學專家周誼,對于目前父母處處為孩子擔當重任的做法不贊同。 “可能父母覺得題目太難了,實際上,可以借助這個作業(yè),達到鍛煉孩子思維能力的目的!敝苷x說。 周誼研究過日本的學前教育,發(fā)現(xiàn)與中國大相徑庭。 日本的小朋友喜歡到處旅游,會跟隨父母或老師到野外春游,但這些在現(xiàn)今的我國學前教育中很少見。 “家長對孩子不夠信任或者過分喜愛,認為孩子太小了,就幫孩子做了!敝苷x說,到了后來,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最終形成事事都想依靠大人的習慣。 “放開翅膀,讓孩子飛,其實他可以做得更好,甚至超乎你的想象!敝苷x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