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過敏性疾病常常高發。從省城各大醫院的門診情況來看,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皮膚過敏都成增長趨勢,占門診量相當大的部分。 皮膚過敏最常見 郭女士最近一直挺煩,原本白晰紅潤的臉突然變得些發紅腫脹,還時不時起點小疙瘩。上醫院一檢查,醫生診斷是日光性皮炎。 據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承明介紹,除日光性皮炎外,其它如濕疹、皮癬也是眼下最常見的皮膚病。這是因為在夏秋交替季節,人們更容易接觸到致敏源。 對防止皮膚過敏,李承明主任認為,可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很多,在沒有找到致敏源之前,應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其次,由于秋季是個容易發生過敏的季節,因此,無論是使用化妝品還是吃食物,尤其是海鮮,都應當根據自己的機體狀況和膚質特性加以選擇,以免加重皮膚的過敏程度。有條件的可以到醫院去做過敏原測試,以便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再就是采用飲食調理脫敏法。皮膚過敏癥患者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煙、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別。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有多種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過敏癥,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別顯著。過敏性體質者最好每天喝些豆漿。 對一些癥狀嚴重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物,達到快速脫敏的目的。 哮喘—最危險的過敏疾病 初秋時節,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哮喘容易發作。據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吸吸科主任醫師陶凱介紹,目前來醫院呼吸科求診的患者中有大部分是哮喘患者。陶凱主任醫師介紹,哮喘是一種氣道過敏性炎癥,經常接觸防腐劑、室內裝修材料、窗簾、寵物、花粉的人,越容易得哮喘。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往往高于成年人。據介紹,目前全球哮喘患病率大概為3%~5%,發達國家高達8%以上。總的來說,哮喘患病率呈增加趨勢,其原因眾多而復雜,不僅與大氣污染有關,也與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化學物質、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有關。 如果家里過于注意衛生,孩子接觸細菌感染機會就會減少,反而增加了長大后出現變應性(又稱過敏性)疾病的機會。 據專家介紹,可導致哮喘的原因很多,藥物、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蝦、蟹、貝類、花生、黃豆、巧克力等)、營養不良等都可誘發哮喘發作。此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發作最為常見,尤其是嬰幼兒)、冷空氣(寒冷刺激可使氣道處于高反應狀態,從而促進發哮喘)及生物化學因素(塵螨、花粉、真菌、動物皮毛、昆蟲排泄物)以及各種刺激性氣體(煤氣、煙霧、汽車廢氣、油漆、涂料或粉塵)也是常見的致敏因素。 對于哮喘,目前是以預防為主,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鞏固治療,改善肺功能,防止復發,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如果有哮喘病史,應注意保證居家衛生、干燥,并保持空氣流通,遠離花粉、煙霧、粉塵等易致敏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