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街小學一(1)班學生小志(化名),以前抗拒上學,后來被媽媽帶著徒步九公里,沿途拾荒賣錢換水。經過那次5個多小時的“歷練”之后,小志竟然“乖”了。12月24日,記者在學校見到了小志的媽媽阮女士。她說,用這種方式讓孩子體驗掙錢不易和生活的艱辛。 起因:孩子不愿進校門 “每天早上送兒子上學都特別艱難,在校門口拉著我的手或者衣服不愿意放開。”阮女士說,每次都是老師和保安幫忙,把孩子扯進學校。最艱難的一次,和孩子在校門口僵持了近兩個小時,“不哭也不說話,低著頭就是不愿進學校”。 “跟他聊了好多次,完全不奏效。所以我就想出了通過徒步拾荒的方式來了解生活的不易,讓他明白為什么要上學!比钆空f。 過程:撿夠20個瓶子才買水 阮女士說,那天早上吃完早餐后,9點就帶著孩子出發了。當時天氣還很熱。拾荒第一站從閱馬場的首義廣場開始,小志發現地上可以拾撿的瓶子不多,阮女士就讓小志到垃圾箱去翻。垃圾箱里被高溫發酵的惡臭一下就把小志熏得倒退一步,小志說什么也不愿意來垃圾箱里找瓶子。阮女士卻很強硬!皨寢屨f我必須撿100個瓶子才能回家!毙≈菊f。 就這樣,阮女士帶著孩子從閱馬場沿解放路一直走到武昌火車站,然后在武昌火車站旁邊又兜了不少圈子,最后從武昌火車站再走到湖北大學,共計9公里。 其間小志口干舌燥,阮女士硬是在他撿夠了20個瓶子之后,才給他買水!拔野匆粋瓶子賣一毛錢跟他結算!比钆空f,孩子買水都只挑一元錢一瓶的,他是真真實實感覺到賺錢太難了。 結果:成績在班上居前 在路上,阮女士對兒子說,不讀書沒有學到本領,“今天你已經嘗到這種苦頭了”。 一路上,小志的爸爸給阮女士打電話,認為妻子這樣做“有毛病”。路人也覺得孩子太可憐,有的主動上前勸說這樣的“生活體驗”沒必要。 阮女士對記者說,吃苦也賦予人一些珍貴的品質,她不覺得這樣做是“虐待”孩子,反而經過這次“歷練”后,孩子改變很大。班主任李虹說,阮媽媽是一個非常用心的媽媽,她的這種方法是否恰當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但目前從小志在校的表現看,是有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