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系指妊娠不到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中止者。當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時則稱為習慣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據統計人類妊娠大約有70%不成功,其中50%左右的受精卵在下次月經來潮之前就發生了流產,即所謂臨床前流產。這種流產可能并未被本人察覺而僅僅認為是一次血量偏多的正常月經或延期月經。僅20%左右的自然流產可被患者感知或被醫生確診。真正能夠發育成熟正常分娩者僅占人類妊娠的1/4左右,由此可見人類流產的發生率相當高。搞清流產的病因、病理及發病機制,對于生殖與避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婦產科領域一個很有臨床價值的研究課題。
目前雖然對引起習慣性流產的部分病因及發病機制認識已比較深入,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失調,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等對妊娠均有影響,可以導致流產;但仍有40%左右的流產原因不詳。隨著生殖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及習慣性流產的許多疑難問題有了新的認識,發現免疫因素在生殖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免疫失調在原因不明的習慣性流產中中有相當的比例,認為流產可能是免疫排斥的一種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