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體重僅760克的“袖珍寶寶”,經過西安交大一附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克服重重生存考驗和難關。9日,剛滿4個月的寶寶康復出院。 2013年12月9日下午,一個體重僅760克,胎齡只有25周的袖珍寶寶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誕生。原本以為是個沒有生命力的流產兒,出生后醫護人員發現有微弱的心率、肌張力和皺眉的生命跡象。他是個極早產兒,出生以后,被緊急轉送至新生兒科。 剛出生的寶寶面臨著一系列的考驗和難關,如呼吸暫停、黃疸、感染、出血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 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袖珍寶寶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1月6日,寶寶脫離了氣管插管,開始自由的呼吸。在住院的第三個月,他的情況逐漸好轉,吃奶量增加,終于有望脫離靜脈輸液,完全自力更生。 4月9日,記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見到了即將出院的嬰兒,剛滿四個月的他體重已接近4公斤,相當于正常嬰兒滿月時的重量。被媽媽抱在懷里的寶寶略顯安靜,不時會睜開眼睛,露出可愛的笑容。 據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周熙惠介紹,一個月前該名嬰兒的父母就開始接受培訓,孩子以后還要到醫院做聽力篩查和一些相關檢查。因為有早產兒慢性肺疾病,所以父母要更加精心地護理和喂養,盡量避免他患呼吸道感染。此外,早產兒視網膜病出院后還需1至2次檢查,直到眼底血管完全長出,沒有病變。 周熙惠說,因為妊娠晚期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在非生理情況下進行的,寶寶易出現精神運動發育落后等遠期的并發癥。除給孩子講故事、聽音樂等外,還需到醫院定期測評,看是否能達到正常同齡孩子的動作和智能水平,若有差距要進行個體化的矯正。一般早產兒要隨訪到1歲半至2歲。若2歲時生長發育與正常同齡兒一樣,才可停止隨訪。 據悉,全球每年誕生約1500萬名早產兒,占新生兒總數的10%以上,其中110萬名不幸夭折,而中國每年約有180萬早產兒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