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的安全關系著一代新生命的健康成長,嬰幼兒食品的安全質量和監管力度,更是國內消費者和媒體多年來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國產奶粉品牌的自省力度的加強,洋奶粉品牌的發展屢屢受挫,奶源污染、貼牌混亂等問題不斷,可謂亂象叢生,一度動搖了那些曾經“迷信”進口奶粉的消費者們的信心。 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媒體曝光“貼牌”洋奶粉的現象,自此,消費者才恍然大悟原來許多所謂進口的奶粉品牌都是國內一些小企業海外注冊,然后
“掛牌”在國內尋找代加工工廠,冒充“100%原裝進口”,生產門檻低、原料價格便宜,產品的安全質量存在諸多隱患。 除了一些小品牌,就連曾經被視為“世界優質奶源地”的新西蘭神話也在去年隨著恒天然公司爆出的“肉毒桿菌”事件而破滅,眾多知名進口奶粉品牌紛紛涉及其中。而在不久前的央視3·15晚會上,澳大利亞進口奶粉品牌又爆出其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存在篡改產品保質期的現象,抽查人員發現其產品罐底的產品保質期有明顯擦拭后重新噴印的痕跡,且中文標簽與罐底的產品保質期明顯不符…… 進口奶粉管理絮亂,問題不斷,讓消費者喪失了信心。“洋奶粉被慣壞了。”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魏榮祿如實說。 對比洋奶粉市場的混亂,國產奶粉進步飛快 洋奶粉品牌問題曝光之后,將經歷一個漫長的市場整頓歷程,目前看來,進口奶粉市場依然混亂。據統計,2013年嬰幼兒奶粉投訴共計744件,超過86%的投訴與質量安全問題有關,而其中有6成都是外資品牌! 而與洋品牌不同的是,國產奶粉品牌經過早期的信任危機后近年來大有“吐氣揚眉”之勢,自2013年政府出臺“乳業新政”以來,國產奶粉在政府和企業的雙重助推下打響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政府不遺余力整頓國內奶粉行業,新政策強化了生產工藝標準,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致使一大批不合規范的小企業被淘汰出局,而真正有實力的規范企業則得以站穩腳跟;而在企業層面上,以圣元為代表的一批知名本土奶粉品牌也紛紛海外合作、投資建廠,重組內部資源,牢牢掌控了行業上游資源,競爭優勢不言而喻。 深入剖析國產奶粉品牌,實地考察質量大幅提升 那么,優質的國產奶粉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消費者的信心?又是如何在諸多洋奶粉品牌的圍攻之下成功突圍而出的呢?近年來的國產奶粉安全生產質量究竟有什么改進和加強?一款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優質國產奶粉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帶著以上疑問,近日,筆者對圣元集團的生產車間進行了實地走訪。 1,采用萬里挑一的優質進口奶源 筆者觀察到,圣元集團的倉庫儲存了許多來自法國的乳清原料。據該廠負責人介紹:圣元旗下產品全部采用是來自于法國進口的優質奶源。為了徹底解決奶源供應問題,推動旗下產品的高端化發展,今年1月10日,圣元獨立投資建設的法國工廠正式破土奠基,這座年產量能達10萬噸的投資一個億多歐元全球最大的嬰兒奶粉單體工廠將于2015年交付使用。 據悉,圣元法國工廠所在地的列塔尼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里有著肥沃的土地、潔凈的水源、清新的空氣,是全球公認的優質奶源基地。如此一來,圣元就可以將世界優質奶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并借助歐盟成熟的食品監管機制來進一步提升奶源安全,加速產業一體化進程。 2,嚴苛的生產流程 在確保原料質量的基礎上,圣元對生產過程和產品出廠檢驗也有異常嚴格的質量監控。據筆者親眼所見,圣元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程度很高,采用全密閉的生產線,工作人員出入都必須消毒,穿戴專業衛生工作服,車間里不像一般企業的包裝車間那樣充滿了無數工人的身影,尤其在干混車間,只需兩名工人、兩臺電腦就完成整個奶粉生產過程最核心的環節,最大限度減少了管理混亂、二次污染等問題。 此外,每批奶粉出廠前,圣元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除了產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是否達標的檢測,在圣元的檢測中心,包括重金屬、三聚氰胺、尿素等在內的多種非法添加物都能一一被檢測出來。只有通過了多項嚴格篩選,才能最終進入合格區存放。 3,強大調研后盾,不斷改進產品配方和質量 除了生產流程的嚴苛規定,產品的研發和改進也是推動圣元不斷發展的因素之一。圣元擁有國內嬰幼兒乳粉行業中先進的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的企業實驗室,
為產品從原料到成品批批檢測把關。 圣元充分利用軟硬件的優勢,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嬰幼兒食品檢測技術的發展,品牌發展16年來,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的領軍品牌之一,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放心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