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19日報道,近年來美國就業率長期處于下降趨勢,主要歸因于試圖放棄找工作的長期失業者。勞動參與率的銳減大大降低了整體失業率數據,同時還可能涉及到一個非同尋常的現象:美國人口老齡化。 據波士頓退休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繁榮的“嬰兒潮”一代主要在1946至1964年間出生,美國勞動力的萎縮開始于2000年前后,這一趨勢的開始遠早于在世紀之交短暫的經濟衰退時期,或從2007年開始的激烈的衰退時期。該報告稱,本質原因是美國正處在快速的人口結構變化過程中,人口快速老齡化,這種變化影響了每月的勞動參與率和失業率數據統計。 該分析通過說明工人在不同年齡組有截然不同的就業傾向,得出勞動參與率與人口快速老齡化有關。在2000年,嬰兒潮一代絕大多數集中在36-54歲年齡段(就業年齡高峰期)。但從此以后,越來越多的人步入50多歲,而這些人不太可能被錄用,從而使就業率下降。 這種“潮脹”預計將持續到2020年,而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可能使老年人繼續工作。盡管55歲以上仍在工作的人口已經從1980年的32.8%上升到2010年的55%,但嬰兒潮一代占美國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老員工的增加還不足以抵消美國的勞動參與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