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娃被親戚喂了個開心果,導致呼吸不暢,送醫院搶救,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搶救過來,寶寶還是走了。 春節期間,美食豐盛,聚會頻繁。專家提醒,春節期間兒童的飲食健康應引起特別注意,家長需預防兒童因過量用餐導致積食情況發生,同時要避免兒童吞食異物。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明月介紹,如果兒童吃東西沒有規律和節制,就會形成積食,引起消化不良,嚴重的還會因抵抗力下降,并發呼吸系統疾病。 據介紹,兒童出現積食大多會伴隨以下癥狀:一歲以下的兒童可能會伴隨惡心、嘔吐、食欲不好等癥狀,有些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加或便內出現未消化的食物。兩三歲的孩子,可能表現為食欲不振、食欲下降、肚脹等癥狀。 專家建議,兒童飲食要盡量做到有節制,控制數量和餐數。出現積食后,要及時節制飲食,并盡快調整飲食節奏,使其更有規律性,情況嚴重的要及時送醫院診治。 吞食異物也是春節期間兒童飲食需注意的情況,特別是嬰幼兒吃東西容易囫圇吞咽,咽不下去時,就有可能會嗆到氣管里。專家建議,盡量不要給3歲以內的兒童吃帶殼的堅果,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先碾碎,并注意要讓兒童安安靜靜地吃東西,避免說話或發笑時用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