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趕到現場的時候,看到孩子安靜地平躺在門板上,小身子已經沒有任何生命跡象。”華陽鎮派出所所長常星神色悲傷地說。這是1月20日發生在安徽省望江縣的一起悲劇。9歲留守兒童小林(化名)在放寒假當天上吊自殺。就在這一天,他聽到了母親今年又不回家過年的消息。這一天,離2014年春節僅僅還有11天。 記者采訪了解到,小林剛出生20多天就成了“留守兒童”:父親一直在外打工,母親帶著他回到外公外婆和舅舅家居住。兩年前,小林父母離異后,母親也出去打工,并且父母都已經分別組織家庭,父親甚至又有了一個孩子。 校長楊林慶說,小林已經讀到三年級,但他的父母從未陪他拿過成績單,平時學校開家長會,都是外公外婆和舅舅來參加。父親和母親在這一年中僅僅在學校出現過一次,平時也沒有與老師聯系,關心孩子的學習。 專家認為,要讓留守兒童不再有“爸媽在哪兒”的錐心之問,首先要繼續拓寬留守子女跟父母隨遷到打工城市的路徑,讓他們享有入學、醫療等基本權利;其次,學校和社會機構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和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