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嗓子疼,然后咳嗽,有的還發燒。”最近的感冒很猛,似乎都有這個特點。從上周開始,南京兒童醫院快要被患兒潮給擠爆了,可憐的是,不少家長也發燒咳嗽,“全家咳”的非常多。記者了解到,南京兒童醫院昨天把剛剛統計出來的去年門急診量,拿出來“曬了一下”,感覺壓力山大。 現實狀況 平均每天7000人看病,患兒潮史無前例 看門診要等四五個小時 昨天中午11點30分,已經接近吃午飯的時間了,南京兒童醫院門口依然是“堵、堵、堵”,排隊已至珠江路。來自安徽的劉師傅,帶著自己的5歲的女兒準備看病。剛進大廳掛號,就被嚇住了,所有的掛號窗口,齊刷刷排了十多米的長隊,已經到了大廳門口。一打聽,即使現在掛上號,也得等4、5小時才能看上病。 門診部負責人說:“一上午大概有4194人。”該負責人稱,去年的“暑假潮”可以預判到,畢竟孩子放暑假要做擇期手術。但這次患兒潮幾乎是毫無征兆,目前所有的醫生都停止了休假,超負荷工作。他們統計發現,從去年12月底到昨天,門診量同比增加了21%。其中看感冒發燒的尤其多,同比增長了37.8%。 門急診平均每天7000人 南京兒童醫院院長黃松明說,2013年全年門急診量超過了189萬人次,比2012年增加10%。現在兒童醫院門急診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2013年全院住院患兒,更是上升了20%,在患兒潮來源比例中,南京以外的患兒已經超過了60%。 進入寒冬后,患兒潮更是史無前例,從去年12月底到昨天,兒童醫院平均每天門急診人數達到了7000人,這在歷史上還沒有過。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院長黃松明舉例說:“南京兒童醫院歷史上門急診最高的是2013年7月1日,當天涌入了5700名患兒,有的患兒最多來了5位家長,醫院當天人流量達到了3萬人左右。” “全家咳”特別多 南京兒童醫院二樓內科門診是最為忙碌的,醫生已經是被五六名患者團團包圍了,根本沒有時間接受采訪。 記者在門診大廳內,遇到一名準備去病區值班的醫生,她告訴記者:“前兩天我上過門診,天天如此,感覺全家咳特別多。孩子咳嗽,陪同來的大人也咳嗽。支原體、病毒、細菌感染都有,如果是看內科,七八成都是感冒發燒。”專家分析說,這波感冒潮有明顯的特點,起病急、恢復時間長,全家人都被波及。“估計還是跟天氣有關,空氣糟糕,里面的致病菌就多。” 在網絡論壇里,不少家長稱,幼兒園出勤率太低,有的班級,出勤率已經不到一半了。 “85”班、“白加黑”班,醫生大感吃不消 周莉是南京兒童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她在上周六,一天看了144個病人。從門診下來后,她已經沒有力氣跟熟人打招呼了,只是揮了揮手。 目前,高峰時期,醫院內科醫生,大部分要上“85班”,也就是從早晨8點看到下午5點。周莉說,實際上,5點根本下不了班,有時要到傍晚6點。 這還算好,有的醫生如果要上夜門診,那就需要從早晨8點一直看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這就是醫生俗稱的“白加黑”班,這樣超負荷的運轉讓整個醫院感覺吃不消。 “從目前情況,醫院只能這樣,因為病人實在太多太多。”黃松明說,醫院現在是“"5+2"、"白加黑"和365天全天候門診。"5+2"就是周末門診不停。”無論如何,對于這家醫院來說,已經“超載”了。 破解 難題 一般病情可以選擇就近就醫 一般的急診病人要求比較嚴格,比如有心臟驟停、中毒等等。遺憾的是,南京兒童醫院夜間門急診已經突破1100人次,但是真正是急診的患兒只有20%。由于晚間急診已經大大超過接診能力,導致很多醫生不得不上“白加黑”的班,所以造成整個兒童醫院超負荷了。 不過,讓心急如焚的家長辨別什么是危重病情,顯然很難,但是專家認為,一般病情的患兒完全可以選擇就近就醫。 晚間門診可能取消“10元號” 在調查的時候,南京兒童醫院專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本來晚間門診,有10元、7元等不同價位,但是急診的病人心情很著急,一律只掛10元錢的門診,導致有的醫生在一段時間內忙死,有的醫生則沒有什么病人。黃松明說,現在醫院想對此做一點修改,就是取消10塊錢的門診,一律7元錢,這樣就能夠分流,讓患兒盡快看上病。 不過,一位專家坦言,由于分級醫療制度沒有很好地建起來,導致現在綜合性大醫院兒科萎縮,全部的壓力轉到了兒童醫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