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家住金華某小區的凌女士和婆婆鬧得有點不愉快。一歲多的兒子發高燒,凌女士說馬上上醫院,可婆婆硬要先帶孫子去“叫怕”(一種迷信活動,指孩子魂魄被鬼魅帶走,要叫回來)。為這事,一家人折騰了好幾天。 最近溫差比較大,孩子可能是受涼了,常鼻塞,動不動不高興,不肯吃飯。剛開始,凌女士也沒太在意,配了幾副中藥給孩子喝。結果當晚,孩子體溫高達39.3℃,發燒了!凌女士趕緊翻柜子找出泰諾,給孩子喂上,一晚上沒敢睡,打算天一亮馬上去醫院。 早上起來,孩子的燒稍微有點好轉了。凌女士和婆婆商量說馬上去醫院,可婆婆堅持要先去“叫怕”。凌女士一百個不愿意。“有病難道不先去看醫生么?”但受不了婆婆的一再羅嗦,只好答應先去“叫怕”。這期間,孩子體溫忽高忽低,一會哭鬧,一會睡覺,等了好半天“叫怕”才好。 之后,凌女士趕緊把兒子帶到婦幼保健院,一量體溫,40℃,醫生說,孩子扁桃體都化膿了,是細菌性感染,可能是抱到什么不干凈的地方,沒有及時給孩子洗手。連續掛瓶掛了三四天,孩子才慢慢退了燒。“醫生說這個病要是再拖就麻煩了,我也知道拖太久了,早點來醫院,孩子何必要受這個罪啊!” 后來,凌女士把這個事情發在了網上,引起了網友熱議。 金華心悅心理咨詢師孫瑋:遇到類似情況,應該先去正規醫院,這是家長朋友處理病癥最科學的方法。老人和年輕人的觀念、思維模式不同,導致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婆婆會采用“叫怕”這樣的方式,與她固有的經歷和認知觀有關,最終也是想孩子能快點好。雖然做法不科學,但心情可以理解。作為媳婦,心態要豁達,認真處理好婆媳之間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