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國的南京餓死女童案已經告一段落,但因為此案引起的社會呼吁完善兒童保障立法聲高漲。兩個孩子的母親被告人樂燕在一審判決后并沒有提起上訴,因為其懷有身孕,目前被監視居住,等待生產之后,收監執行。 10月28日上午,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伴下,兩個孩子入土為安。兩受害女童的遺體被火化。女童的父親和家人共同將女童安葬在了南京江寧區象山公墓。因為對這起案件的關注,多名熱心未成年人保護的志愿者也來為餓死女童送行。 上海女作家陳嵐,因為受女童案的觸發,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旨在保護受虐兒童的民間愛心組織“小希望之家”,目前已經籌募善款幾十萬元,成功救助過數例因父母換精神病遭忽略或受暴力虐待的孩子。 她表示,國家也沒有設立專門保護兒童的機構,雖然民政局有權管理此類事務,但民政局沒有執法權。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社會有權因為父母虐待子女剝奪其監護權,但《未成年保護法》并沒有清楚的懲罰條例,相關法律還不完善。 據悉,陳嵐已經組織志愿者團隊,聯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希望形成代表聯名議案遞交兩會,以推動兒童福利保障的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