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幼兒園項目的審批,前前后后竟然敲了133個公章。大家知道要落實一個項目,中間的審批手續很繁瑣,但是繁瑣到如此地步,還是讓人大吃一驚。這個事情就發生在麗水,9月29日被當地的電視節目報道了。 這家幼兒園叫麗水市實驗幼兒園,今年秋季已投入使用并開始招生。但說起前期為幼兒園跑審批的事情,幼兒園負責人長嘆一口氣:“這個幼兒園的建設迫在眉睫,我們原以為各方面條件都達到了,審批會順利,沒想到跑起審批會這么沒完沒了。” 項目建設才一年,審批花了兩年多 記者了解到,麗水市實驗幼兒園2010年3月開始籌劃,是市重點工程。 當時麗水的現狀是,市區有幼兒園64所,其中公辦只有4所,公辦幼兒園的幼兒入園覆蓋率僅為18.5%,遠未達到《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所要求的公辦幼兒園幼兒入園率50%的目標。入園難普遍存在,麗水市實驗幼兒園的建設已是迫在眉睫。 園方負責人說:“我們知道審批需要很多環節,但是想不到會這么繁瑣。這些審批中,有些是很重要的,確實要嚴格執行,但是有些則是多余的,比如礦產壓覆證明,城區范圍沒有礦產,為什么還非要走形式,蓋個章呢?而且,公章敲一下很快,但是實際跑起來,那就不是一句話的事了。我們不但要跑來跑去,找人等人,而且材料報送后,有的明明3個工作日可以處理完,偏偏讓我們等一個月。更不要說,好不容易排隊快蓋上了,但人家到下班時間了,沒辦法只好第二天再跑一趟。” 最后,公章蓋完了,幼兒園終于開始建設了。 今年7月,幼兒園竣工驗收。從籌劃到建成,共花了3年多時間。實際上,從項目開工到竣工,只用了不到14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項目前期的審批和后期的驗收花了2年多的時間。 蓋133個公章,有的蓋章單位都沒聽說過 在電視問政現場,幼兒園一負責人拿出一個U盤,將制作好的圖片播放出來,并將幼兒園的審批文件制作成了一個卷軸,徐徐展開后,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各個單位和機構的名字以及公章,公章總數達到了133個。其中政府機構公章62個,中介機構公章71個,有些蓋公章的單位名稱很多市民聽都沒聽過。 市民李先生說:“知道審批很麻煩,而且耗時,但想不到還有敲130多個章的項目。”“建個幼兒園都要蓋133個公章,那別的大項目是不是要蓋更多?”有觀眾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多、慢、繁、累……”是老百姓眼中各種行政審批過程存在的頑疾,面對這幅卷軸,市民希望行政審批事項和時限盡快改進,方便老百姓辦事。 審批中心副主任:“有些章確實沒必要蓋!” 這些數量驚人的公章能否減少?面對記者的提問,麗水市審批中心副主任沈東元表示,這些章是應該要減的,而且一定可以減,有些章根本沒必要蓋。 “比如這個礦產壓覆證明,城區規劃范圍內有沒有礦產早就知道了,沒必要多此一舉,增加業主的審批環節。” “項目的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都是屬于發改部門的,其中的立項和可行性報告完全可以合并一起,還有發改部門的工程初步設計和建設部門的建筑設計方案、工程規劃許可證這三個環節也可以合并審查,這樣審批的時間就縮短很多。”沈東元說,如果部門內、部門與部門之間能夠有效整合,各類審批事項的辦理就會變得快捷。 “雖然項目審批工作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約束,但是現在問題已經產生,我們接下去就要努力讓公章少一些,再少一些,真正達到精簡審批項目,優化辦事流程,實現審批提速。” 沈東元說,這個卷軸對所有審批工作人員都是一種鞭策,也像一記警鐘,提醒我們以后引以為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