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全國多起少年兒童被性侵犯案件的發生,昨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見》。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意見主要從加強預防性侵犯教育、加強常規管理、密切家校聯系、積極應對性侵犯事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等方面對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提出了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知曉什么是性侵犯 預防性侵犯,首先需要學生和家長明確什么是性侵犯。因此,《意見》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共青團、婦聯組織要通過課堂教學、講座、班隊會、主題活動、編發手冊等多種形式開展性知識教育、預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師生、家長對性侵犯犯罪的認識。廣泛宣傳“家長保護兒童須知”及“兒童保護須知”,教育學生特別是女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了解預防性侵犯的知識,知曉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尋求他人幫助。教育學生特別是女學生提高警覺,外出時盡量結伴而行,離家時一定要告訴父母返回時間、和誰在一起、聯系方式等,牢記父母電話及報警電話。 學校教職工嚴格選聘 在學校安全保障上,要全面落實日常管理制度,要指導學校建立低年級學生上下學接送交接制度,不得將晚離校學生交與無關人員。健全學生請假、銷假制度,嚴禁學生私自離校。在學校教職工的選聘上,《意見》要求嚴禁聘用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人員、有精神病史人員擔任教職員工,對教職員工的品行考核,對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其教師資格。 女生宿舍封閉式管理 對于女生宿舍,學校要采取“封閉式”管理,尚未實現“封閉式”管理的要抓緊時間改善宿舍條件。女生宿舍原則上應聘用女性管理人員。未經宿管人員許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師和家長,一律不得進入。宿舍管理人員發現有可疑人員要立即向學校報告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學生臨時有事離校回家必須向學校請假并電話告知家長,經宿舍管理人員同意并登記后方可離校。做好學生夜間點名工作,發現有無故夜不歸宿者要及時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