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誤把避孕藥當糖果吃,福州一名3歲女娃乳房腫大,出現少量月經,到醫院一查被診斷為“外周性性早熟”。 據了解,暑假期間,福州兒童醫院生長發育科門診異;鸨貏e是性早熟的兒童患者。類似前述女娃這樣的病例,兒童醫院今年暑假接診了3例。據統 計,因為誤吃避孕藥或母體哺乳期間服用避孕藥后導致嬰幼兒患“外周性性早熟”的患兒,目前兒童醫院已經發現有近60例,均是4周歲以下的兒童。 案例1 疑把避孕藥當糖果吃 3歲女娃性早熟 上周,因為乳房突然增大,陰道出現少量的紅褐色分泌物,3歲零1個月的彩妮(化名)被媽媽吳女士帶到兒童醫院檢查。 據吳女士介紹,上周三晚上在幫彩妮洗澡時,突然發現其乳房比之前要鼓起來一些,且摸上去有硬硬的一粒東西在里面,第二天早上還發現其陰道有一絲紅褐色的分泌物。 當天上午,吳女士帶著女兒趕往兒童醫院生長發育科。接診醫生楊曉紅在給彩妮做了檢查后,發現彩妮除了單純性的乳房變大外,身體其他各項檢查都是正常的。 吳女士表示,彩妮平常沒有吃含雌激素比較多的食物。因此前也接診過這樣的病例,楊曉紅初步診斷,彩妮是誤服了避孕藥后患了“外周性性早熟”(又稱假性性早熟)。 吳女士后來表示,她回家查看后,確實發現一盒避孕藥少了一顆,但她不確定彩妮是否吃了避孕藥。 案例2 媽媽哺乳期間服避孕藥 1歲男娃性早熟 這之前的半個月,楊醫生還接診了一個只有1歲的男娃,該男娃在沒有誤服外在藥物和食用含激素食品的情況下,莫名出現睪丸變大的癥狀。 據楊醫生介紹,這名男孩除了單純的睪丸變大這一癥狀外,其身體其他檢查都是正常的,初步診斷結果仍為外周性性早熟。 楊醫生當即想到是否也是誤吃了避孕藥,于是就問男孩的媽媽,孩子媽媽告訴楊醫生,孩子現在還在吃母乳,沒有接觸其他食物。 楊醫生又繼續追問,最后得知原來男孩的媽媽前一個月服用了一次長效避孕藥。楊醫生基本上確定,該患兒吃了媽媽的母乳后間接服用了避孕藥,體內雌激素大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