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樓主 |
發(fā)表于 2008-2-13 16:07:28
|
只看該作者
14、我的爸爸告訴我的:要做一個勤于思考的人。
我要告訴自己的孩子的:是的,思考是一種美德。但是還有一句話叫“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我和你媽可不希望你在三歲的時候就每天神經(jīng)兮兮地和我們討論時間簡史,除非你是神童。要不然我們更愿意看到你和隔壁的小明正在拖著鼻涕搶那個紅色的玩具小汽車。——呦呦爸
15、我的爸爸告訴我的:樹活一張皮,人爭一口氣。
我要告訴自己的孩子的:那天看鳳凰衛(wèi)視的《一虎一席談》,講的是一個青年裸奔在公眾中引發(fā)的巨大爭議。就想起老一輩常提的一句話:“樹活一張皮,人爭一口氣”。這也是我父親曾經(jīng)對我的要求。他也正是憑著一口氣,從鄉(xiāng)村一路奮斗到京城,進而走遍世界,也讓我的人生有了一個不低的起點。
領受著這句教誨的好處,但我今天也突然有了一絲疑慮,是否應該把這句話也傳遞給女兒?我想女兒唯唯一定會不解地問我:“什么叫爭氣呀?”我又該怎么回答?爭氣,就是說要不比其它人差,不要讓大家看不起。就是要拿得出手,就是別人提起來都豎起大拇指。而這一切,其實都指向同一個意義:用別人作為評價的標準和參照。
達爾文在論述自然界的發(fā)展時說了句很有名的話:物競天擇。在父輩那時,匱乏使生存變成一場與外界持久的戰(zhàn)斗。有一個笑話。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熊,其中一個趕快換上跑鞋。同伴不解地問:你怎么也跑不過熊呀?回答是:我只要跑過你就行了。
我們一直在服從一種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力量,重復別人發(fā)現(xiàn)的真理。人們常常都是在同別人的競爭中,在別人的評價里才能讓自己幸存,進而成就自己。但這個過程,也太容易迷失自己。
其實中國古人就講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超越自我其實才是每一代每個人永恒的目標。只是生存的壓力使我們與別人的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我對女兒的愿望一直很簡單,做一個快樂的人,快樂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當然,我并不是讓女兒回避困難與挑戰(zhàn),尋找和成就自己的過程同樣艱難。我只是覺得,一味在意別人的目光與評價,不可能真正快樂。好在現(xiàn)在社會越來越寬容與開放,物質上也越來越富足,使尋找自己變成一件現(xiàn)實的事。——唯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