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眼疾威脅孩子“心靈窗戶”
孩子們脆弱的身體總是很容易被疾病入侵,兒童盲、低視力、弱視、屈光不正則是兒童眼疾中最“臭名昭著”的四大病魔。
王德敏醫師分析,兒童盲主要由維生素A缺乏、麻疹、新生兒結膜炎、先天性或遺傳性眼病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引起。兒童低視力的原因則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以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視神經病變較為多見。弱視是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以功能性因素為主所引起的,一般患者矯正視力小于0.8。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等,是孩子們致盲、低視力、弱視和斜視發生的“罪魁”。屈光不正是可避免盲,青光眼、視神經視網膜病變為不可避免盲。
預防弱視與近視是關鍵
王德敏醫師說,對于正處于發育階段的孩子們來說,防治兒童弱視和學齡近視是“重中之重”。
兒童弱視有斜視性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屈光不正性弱視、形覺喪失性弱視、先天性弱視等五種,前三種最多見,其中弱視伴內斜視、遠視者又占到六成以上。兒童弱視是在大腦發育還不完善時,孩子玩、看的姿勢不正,光刺激的失常,視網膜發育受到抑制導致視覺發育障礙,其中又以驚嚇、發熱、摔傷或眼球發育尚柔嫩時過近過多地看電視為誘因。
王德敏醫師根據五十年臨床經驗認為,戰勝弱視必須外治、內治、端正訓練三結合。端正訓練包括:頭放正,不可瞇眼;畫、玩、寫字距離一尺(33厘米);看電視保持5米距離,禁玩電子游戲機,多望遠。訓練望遠時,一天三次,每次30分鐘,并積極預防感冒發熱。外治主要是每晚睡前點眼藥水,例如“丁公藤制劑”等中藥配方有不錯的療效。內治也可用中藥來調理,例如“戰弱毓光湯”有健脾補腎的作用。兒童弱視八歲之內為最佳治療期,女子十四歲、男子十六歲以內是發育的關鍵時刻,必須爭取在此期間積極治療。
六周歲至十六周歲的孩子若讀書姿勢不正,則可能造成后天的學齡近視。使用中藥的“外點內服”對近視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但必須是在端正閱讀姿勢的前提下。當孩子們發生近視時,必須科學檢影確定屈光度數,戴眼鏡矯正后仍然需要端正閱讀姿勢,主要是用眼時頭放正、不可瞇,閱讀距離1尺(33厘米),看電視保持5米距離、看電影時坐十排以后,同時堅持望遠訓練。“外點內服”時,可在每晚睡前外點“抗近丹”,內服“抗近湯”,結合體質辨證施治,其主要目的是增強眼球正常發育,增強鞏膜牢固度,改善視覺功能,降低成年后高度近視并發癥的發生率。
最后,王德敏醫師建議家長們讓孩子養成“坐似鐘、立似松、形似風”的習慣,關愛孩子的“心靈窗戶”。 本文轉自康堯小兒推拿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