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人說起豌豆尖(要把它念成“巔兒”),臉上頓時神采飛揚,上百年了都止不住。
這個綠油油、脆生生的菜,的確有很多品質可以讓成都人自豪:軟漿葉?太滑。菠菜?不脆。厚皮菜?太老。只有這個豌豆尖,既嫩且脆,除油爽口,可清炒可做湯,下面的時候放幾根,立馬提升那碗面的檔次。
更重要的是,在成都人的印象當中,出了成都,最多出了四川,就再也沒有見過豌豆尖了。成都人不僅僅認為這道菜價廉味美,是綠色蔬菜中的極品,同時更認為發現它表現了成都人的智慧,把長豌豆的芽尖掐起來,完全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哦。我曾經聽到過一個外地人說,你們四川人居然把那個豌豆苗給掐來吃了,真奇怪,那有什么好吃的?他的話音剛落,周圍四五個成都人個個鼓起眼睛:你是山豬,吃不來細糠!那勁頭,好像是被動了祖墳一般。
那個時候,成都人出差到北京辦事,要去勾兌某個關系戶,正愁不知道送什么的時候,旁邊會有一位大姐出主意說,送豌豆尖噻。于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西裝革履的一隊人,拉著豪華的滑輪行李箱,很精致很上流的樣子,但是每個人手里卻大義凜然地提一個網兜,里面裝著塞得緊緊卷卷的豌豆尖。外地航空公司的空姐也習以為常:請您把豌豆苗放在座椅下面。成都人又鼓起了眼睛:啥子豌豆苗哦,是豌豆巔兒!那感覺,就像是被動了神龕一樣。
在外地的成都人,那豌豆尖簡直就成了他們的鄉愁了。一個朋友在長春讀書時,說起四川的豌豆尖,全身都像豌豆尖一樣在長春的風中飛舞。在外地,就根本找不到豌豆尖的替代品,北京人在成都人的感染下,經過刻苦鉆研,終于培養出了自己的豌豆尖,成都人去一看,笑死個人哦!細得跟個銀絲面一樣,哪里是什么豌豆尖。要是哪個人出國生活了,那豌豆尖就只有夢中現身了。
豌豆尖在不經意之間成了成都的鄉愁,文化的牽掛,甚至有點被神圣化的意思。可是,豌豆尖卻沒有成為一種經濟現象,好像也沒有形成一個“豌豆尖經濟”,裝在集裝箱里的豌豆尖好像還是沒有裝在網兜里的豌豆尖那么著名。
這是成都人的可愛之處,也是成都人的闕失之處。 |
|